全球文明倡议的现实基础与时代价值

发布日期:2024-01-10

“全球文明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之后,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其为百年变局下动荡变革的世界提供了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尊重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基础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文明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先辈遗产,是凝聚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团结奋进的精神记忆和精神追求,也是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独立于世、长存于世的根本。自古以来,不同的民族、国家在各自的生存环境中创造了不同的文明。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该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血脉,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共同构成人类文明绚丽多彩的百花园。文明的多样性,就如同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一样,一同构成我们这个星球的生命本源,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人类文明。

文明多样性也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当今世界有80亿人口、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5000多种语言、多种宗教。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以及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文明多样性不仅使世界具有了姹紫嫣红的色彩,也使人类社会充满了发展进步的蓬勃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如果人类文明变得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了,那这个世界就太单调了,也太无趣了!”尊重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基础。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无论其发展程度如何,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文明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则必然走向衰落甚至面临灾难。历史上,曾经创造灿烂文明的民族、国家因长期自我封闭而衰落或面临灾难的例子不在少数。所以,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多彩,因多彩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尤其是在人类文明已经深度融合的今天,唯有不断交流才能共同发展,唯有相互借鉴才能彼此成就,并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文明的交流互鉴也是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重要桥梁,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动力。“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加强人文交流和文明对话,有助于加深彼此间的认识和理解,消除相互间的隔阂、疏远和敌对,从而拉近人们在感情上、心理上的距离,并不断积累信任、增进友谊。尤其是随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大国战略博弈加剧,国际社会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这种情境下就更需要加强文明交流。人们只有通过对话与交流才能寻求全人类在价值层面的最大公约数,才能在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价值理念上形成广泛共识,从而增进各国人民的相知相亲。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我们“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跳出小圈子和零和博弈思维,树立大家庭和合作共赢理念,摒弃意识形态争论,跨越文明冲突陷阱,相互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模式,让世界多样性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人类文明多姿多彩的天然形态”,从而实现一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世界。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球文明倡议的实践之基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100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成功探索出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是当代中国以自身行动“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实践,为全球文明倡议奠定了重要的实践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是我们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既发源于中国又具有世界意义,是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以及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体现和结果。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出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文明作为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植根于丰富多样、源远流长的文明传承。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都闪烁着璀璨光芒,为各国现代化积蓄了厚重底蕴、赋予了鲜明特质,并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共同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展现出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全球文明倡议的时代价值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共产党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世界人民的普遍关切,顺应时代的发展,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引领世界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正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和平与发展是人类的永恒期望。近年来,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冷战思维重新活跃,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个别国家打着文明的旗号推行霸权主义,并挑动分裂对抗,严重威胁国际和平与稳定。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发展鸿沟不断拉大,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如此,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没有变,国际社会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历史使命也没有变。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正是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以一种新文明观引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全球文明倡议擘画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图景,为推动文明发展进步注入动力。当前世界的动荡变革,深层次反映出带有西方烙印的人类文明所面临的困境,世界呼唤一种新的文明观。全球文明倡议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新文明观与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主张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强调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有力推动了不同文明的互学互鉴、共同进步,并促进了各国人民相知相亲,为发展友好国家间关系奠定了民意基础。全球文明倡议,也十分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主张要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为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夯实了文化根基,也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天下情怀和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时代担当。

(作者卢静单位: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