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胸怀天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高度总结。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课题,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以“坚持胸怀天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建新型文明观和新型全球文明秩序,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传统天下观是影响“坚持胸怀天下”形成的重要文明资源。“天下”概念最早源自商周时期,后经不同历史时期演变发展,形成了以“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为核心内涵的传统天下观,成为影响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形成的重要文明资源。传统天下观对“坚持胸怀天下”形成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供“天道”文化元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并明确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概括为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传统天下观内蕴“天道”文化元素,是以天道精神为其价值内核、以礼乐文明为其外在形态的观念表达。“天道”以“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塑造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以“生生之谓易”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以“中国为一人,天下为一家”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以“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这五个突出特性共同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文明基石。二是提供人类文明视野。不同于西方的“文明冲突论”观点及其背后的冷战思维和对抗思维,传统天下观通过“以天下观天下”的整体思维开创了一种人类共享的普遍文明范式,为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提供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人类文明视野。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和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三是提供以文化人的文明自信。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敦煌时指出:“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中国古代的“大一统”国家形态以国家作为文明的承担者,以“天下”作为内含于国家的文明基因,通过以文化人的文化传播与世界展开对话,进而在这种对话中确立起对自身的文明自信。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同样内蕴高度的文明自信,这样的文明自信既是源自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明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的自信,也是源自领导人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自信,更是源自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世界贡献和世界意义的自信。
“坚持胸怀天下”对传统天下观的创新发展彰显“第二个结合”的思想解放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述了“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提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的重要论断。鸦片战争之后,面对西方近代文明的强力冲击以及贫弱中国与富强西方之间的强烈反差,中国面临以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建设新文明的艰巨使命。但是,因为中国近代的特殊国情,中华文明现代转型乃至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过程是在古今问题和中西问题的双重交织下展开的。这样的价值取向与民族忧患意识交织在一起,造成了近代以来中国异常复杂的思想文化状况和矛盾的文化心态。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以“两个结合”推动传统天下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高度的精神独立自主和文化主体性意识汇通古今中西,造就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为构建新型文明观和新型全球文明秩序提供了中国方案。
以“坚持胸怀天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是以“天下”为其独特精神标识的内源性文明形态,也是以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为目标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以“坚持胸怀天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以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为抓手,在全球文明图景中巩固中华文化的立场坐标。重点聚焦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中华文化符号有效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资源力。注重打好中华地标符号、象征性符号等多种文化符号“组合拳”,向世界有效展示中华文化的资源丰富程度和文明底蕴。二是以多元传播主体“同频共振”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除注重打造大众传播的媒体集群外,还需注重发挥人际传播、商业传播、文化产品传播等组合传播优势,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方位系统化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三是以深层价值认同强化中华文化实践力。文化实践力是文化资源经传播并得到受众认同后产生的行为效果。中国共产党以“坚持胸怀天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在有效展示文化符号、讲好文明故事的基础上,通过人与人、国与国之间达成的深度价值认同强化中华文化的实践效应,以此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蕴的守正创新精神和开放包容精神,更好履行中国共产党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作者陈琦系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民族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