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报(2024年4月16日第9版)
4月16日,《山西日报》第9版“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专题刊发校党委书记廖允成署名文章《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文章指出,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学深悟透“千万工程”经验蕴含的科学方法,善于在“三农”工作实践中创造性转化运用;要不断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促进特优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要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建设,打造晋风晋韵特色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文如下: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廖允成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工作中提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并结合山西实际,对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2024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山西“三农”工作的安排部署,具有很强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了全省上下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的信心。
学深悟透“千万工程”经验蕴含的科学方法,善于在“三农”工作实践中创造性转化运用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脉相承。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整治范围不断延伸,内涵不断丰富,深刻地改变了乡村的发展理念、产业结构、公共服务、治理方式以及城乡关系,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创造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关键是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所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坚持以系统观念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从实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从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出发,找准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立足三晋大地,创造性开展工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提出“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一体谋划、一体实施”,明确了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发展乡村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六项重点任务,将全省行政村按精品示范村、提档升级村、环境整治村分类建设。这份文件坚持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围绕群众反映强烈、能抓得住、抓几年就能见到成效的可感可及的实事,提出了具体务实的目标、抓手、举措、机制,为我们结合本地实际,努力走出具有山西特色的实践路径提供了有力指导。
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促进特优农业高质量发展
向农业强国阔步迈进,利器在科技,关键靠改革。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改革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对于山西来讲,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就是要紧密对接特优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进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深化农村重点领域改革试点,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活力。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一方面,要用科技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抓好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开展“吨粮田”“吨半粮田”创建,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和设施农业提档升级,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强山西省后稷实验室、崖州湾实验室杂粮基地等科研平台建设,组织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良种良法良机等集成配套,持续推进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另一方面,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围绕南果、中粮、北肉、东药材、西干果“五大平台”建设需要,推进科技创新和集成推广,用好科技特派员制度这个“法宝”,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服务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晋字号”品牌打造,聚力做好“土特产”文章,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仍然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是重大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党的十九大提出“农村土地第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顺应了亿万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期待。近年来,各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和产业化水平。但也应该看到,“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要正确处理好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扶持小农户的关系,既发挥好新型经营主体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又要完善针对小农户的扶持政策,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制度试点,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
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城镇和乡村是互促互进、共生共存的。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粮食安全水平显著提升,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三农”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农业农村发生历史性变革。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农业农村现代化仍然是国家现代化的短板。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于非农产业发展,农村现代化水平也明显滞后于城镇。必须坚定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县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提升县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水平和基础公共服务、产业配套功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发挥县城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要按照城市融合型、专业功能型、文旅赋能型、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五种类型,在县城布局比较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富民产业,为农民提供线上买球官方网站入口·(中国)官方网站就地就近就业机会。要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为县城提供线上买球官方网站入口·(中国)官方网站优质农产品和劳动力,构建以县城为枢纽、以小城镇为节点的县域经济体系。要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县乡村统筹,提高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社保和住房等保障水平,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乡镇政府所在村或中心村为支撑的快速便利生活服务圈。要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促进各类要素线上买球官方网站入口·(中国)官方网站地向乡村流动,在乡村推动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汇聚的良性循环。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建设,打造晋风晋韵特色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新时代新征程对正确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对乡村建设内涵和目标的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乡村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回应了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盼。建设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目标,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各个方面,涵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各个领域,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内涵十分丰富。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健全自下而上、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实施机制;坚持城乡融合、协同推进,促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立足资源禀赋、区位条件、村庄特色等实际,科学定位,在各展其长、各美其美中呈现晋风晋韵;坚持产业为先、绿色发展,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农村多元价值,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个整体的建设单元,相关建设内容应该是整体谋划、全面推进。“宜居”强调乡村应该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水电路气信和物流等生活基础设施需要基本配套完备,住房建设质量要稳步提高,全面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逐步健全,农村人居环境要持续改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要深入人心。“宜业”强调乡村产业发展提供线上买球官方网站入口·(中国)官方网站就近、稳定就业岗位,要围绕强链延链补链抓好农村“特”“优”产业项目建设,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整体提升乡村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和美”强调乡村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文明风尚、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和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弘扬山西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打造具有晋风晋韵、能留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文章链接:http://epaper.sxrb.com/shtml/sxrb/20240416/969437.shtml